
《蓝色的树叶》教学设计
作为一名人民教师,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,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,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,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。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?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《蓝色的树叶》教学设计,仅供参考,大家一起来看看吧。
《蓝色的树叶》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
1、正确认读“术,惹,铅”等9个字。会写“由,术,注”等10个字
2、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
3、仔细体会人物的语言,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。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。
教学重难点
重点:读通课文,识字写字
难点:理解林园园为何会脸红,李丽为何不肯接林园园的绿铅笔。
教具准备
多媒体课件
教学过程
一、谈话导入,揭示课题
师:同学们,你们知道什么颜色的树叶?生:自由回答
师:同学们见过这么多颜色的树叶啊!好,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树叶的颜色。(出示课件,生答出课件中树叶的颜色。)那么大家有没有见过蓝色的树叶呢?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和这“蓝色的树叶”有关。(板书课题:蓝色的树叶)
师:同学们一起读一读课题生:齐读课题
二、初读课文,感知体悟
1,师:现在,请同学们轻轻的打开书本第89页,请同学们自由的朗读课文,
(课件出示阅读提示:1)、数一数: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,并用笔标出序号。
2)、想一想:课文主要讲了谁和谁?她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?)
生:自由朗读课文,回答问题
师:(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)同学们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,说说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?(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)
师:是的,这是发生自美术课上的一件事,美术课上要用到铅笔。谁来告诉大家你是怎么来记住美术的“术”和铅笔的“铅”字的?(课件出示“术,铅”
生:谈谈自己的识字方法,如:加一加,熟字换偏旁等方法
三、品文析句,体会情感
1、师:李丽要画绿树时,绿铅笔找不到了,她想向林园园借笔,这时又发生了什么?(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)请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。(指名读文)
师:谁来说说,这时发生了什么事?(指名说)那么林园园的树叶画的怎么样?找出课文中的描写林园园树叶的句子。
生:树叶那么绿,真惹人爱。
师:好,我们一起来学习惹人爱的“惹”,谁来告诉大家,你是怎么记住它的?
生:谈谈自己的识字方法
师:李丽借到笔了吗?为什么?(林园园说自己还没有画完。)林园园是怎么说的?指名读。------林园园吞吞吐吐的说:“我还没画完呢。”
师:林园园是真的没有画完吗?你从哪里看出来的?
师:林园园吞吞吐吐的回答,这里的“吞吞吐吐”,你是怎样理解的?
谁来告诉给同学们你是怎么学习吞吞吐吐的“吐”字的?
生:说说自己的识字方法
师:那让我们一起带着感情读一读这句话吧!(生可先自读品味,再齐读)
师:那谁能说说她为什么会吞吞吐吐的回答?(心里不想借,找理由)
2、师:因为林园园吞吞吐吐的回答,李丽只好趴在桌子上等她都画完。这次李丽第二次向林园园借笔,她借到了吗?(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)请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。(生默读),
1)同学们看一看“李丽趴在桌子上”的“桌”,是什么偏旁?跟什么有关系?学习“桌”并组词。
2)谁来说说这一次李丽借到笔了吗?你从哪里知道的?
3)从林园园的话中你看出了什么?
4)那她为什么没有立刻借笔给李丽?
5)师小结:从刚才的这段话中,我们知道,李丽第二次借笔还是没有借到。
3、师:因为李丽一直向她借笔,后来,林园园终于从盒子里拿出绿铅笔,这时她又交代了什么?(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)请默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,找出林园园说出的话,并把“我会认”中的字宝宝圈出来。(生可边读边画出)
师生一起学习:“盒子,注意,削,皱着”。可采取指名读,小组读等方式。
1)谁来说说林园园交代了什么?(你要注意,不要削,画的时候不要用力,不要画得太多)
2)从这几句话中你看出,林园园要求李丽要怎么做?
3)那大家想想,在画画时提出这些要求行不行?(请快速在同位间说说)
4)林园园一下子提出了这么多的要求,你从中感觉到了什么?
4,师:是啊,林园园一下子又提出了这么多的要求。可李丽还是连忙说:“只画树叶和小草。”这样林园园总该要借她笔了吧? (还是没有借)
1)没有借,那林园园是怎么做的?(皱着眉头说)
2)谁能也皱着眉头来读一读?(指名1-2名品读)
3)看着皱着眉头的林园园,李丽没有接笔。她借笔三次都没有借到,此刻她的心会怎么想呢?(指名说) (很难过,不想再借笔了。还是自想想办法吧!)
4)李丽又是怎么做的?为什么说林园园看着蓝树叶,不由得脸红了?你知道了什么?
生:回答自己的理解。师要引导学生既要看到林园园的不足,又要让学生相信林园园会成为助人为乐的好孩子的。
5)你想对林园园说些什么呢?指名说
四、巩固识字,指导写字
师:课件出示本课要求掌握的字词
生:采取排火车的方式认读
师:重点指导“课,拿”这两个会写字。首先让学生提出应该注意什么,师做出总结生:描红并练习写字,。
五、教师小结,布置作业
1、师小结:同学们,学了这篇课文,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?谁来谈谈自己的感受?
生:指名回答
2、请同学们做做课后的“读读说说”
《蓝色的树叶》教学设计2教学内容:人教版《语文》第三册第19课
教材简说:本课中的林园园,舍不得把自己的绿铅笔借给同学,说明她在帮助别人方面做得不够好。教学时既要让学生看到林园园的不足,又要让学生相信林园园会成为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。
学习目标:
1、认识“术、铅”等9个生字,会写“由、术”等10个字。
2、正确、流利地朗读课文。
3、仔细体会人物的语言,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。
教学重点:理解李丽和林圆圆的四次对话的意思。教学难点:懂得人与人之间应当互相帮助。教学流程:
一、回忆导入
1、同学们,在上课前,老师想来问问:你们平时看到的树叶是什么颜色的?(指名说
常看到的都是绿色、黄色和红色的。)
2、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看一种奇特的 ……此处隐藏21681个字……观察生字结构。
3、重点指导:铅
4、师强调写字习惯后,生写字,师巡视指点
(设计意图:这个步骤跟我们的课题研究有关。)
5.评价
(设计意图:多让学生评价,引导学生学会欣赏。)
五、布置作业:
读课文,思考:林园园看到李丽画了蓝色的树叶,为什么脸红了?
《蓝色的树叶》教学设计15教学目标
1、认识9个生字。会写10个生字。
2、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
3、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。重点难点重点:
1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课文,懂得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帮助。
2、理解林园园脸红的原因。
难点:
理解李丽为什么没接林园园的铅笔。
教学过程:
一、揭示课题,导入新课
1、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,看老师写课题《蓝色的树叶》(板书)
2、谁想读课题?(指生读课题,指导读好课题)一起读。
读了课题,你有什么疑问?
是啊,为什么树叶是蓝色的呢?让我们走进课文,打开课本第19课,自由朗读课文两边,注意:第一遍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,读通句子。第二遍读的时候,把生字圈出来,标上自然段的序号。
二、初读课文
1、刚才同学们读得可真认真,生字宝宝跑来和大家见面了,看准了(生字卡,带音)谁会读:术。
师:你来,不错这是个翘舌音,听老师读。你也读读,都来读一读。谁能给它组个词?(魔术,美术,算术)这一课,读翘舌音的还有:惹、桌、注、皱。读一读,你能读准吗?师:谁想读。其他同学“注意”听。
指生读,给“皱组”个词吧。
2、这个词谁会读:吞吞吐吐。
老师这里有个歇后语:小朋友吃泡泡糖——(生答)。记住了吗?一起读。
像这样的词语你还知道有哪些?
出示:上上下下,进进出出,高高低低(生齐读)
3、(出示词语)铅笔:谁会读?你有几支铅笔?
读得不错,那你知道在写这两个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吗?(指生说说注意事项)指导书写:
铅,左右结构,写的时候要注意左窄右宽。右边的上半部分不是几。笔的竹字头,是短横不是点,下面的毛第一笔是平撇。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一遍笔顺。
拿出铅笔把这两个字每个写两遍,描一个写一个。写字之前,先摆好你的写字姿势,注意头正、身直、足安。
4、(出示:盒)放铅笔的盒子叫——铅笔盒。放鞋子的叫——鞋盒。放糖的叫——糖盒。再来读一遍这个字是:盒
5、最后一个词,谁会读?削铅笔。
放进句子谁会读?出示:“林园园把铅笔削好,放进铅笔盒,准备上美术课。”
6、所有生字都来了,你还会读吗?一起读。
三、品读课文。
1、生字会读了,课文一定难不倒大家,谁想读课文第一段?其他同学认真听,从这一段,你知道了什么?
是啊,绿铅笔找不到了,心情怎样?(着急,心里很难过)
你们在生活、学习中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?
那你带着自己的心情来读一读第一自然段吧!
(生齐读)
2、着急的李丽此时看看旁边的林园园,发现她已经把树画好了、树叶那么绿,真惹人爱、于是就向林园园借绿铅笔、请小朋友们自由朗读课文的2—4自然段,把李丽和林园园的对话找出来做上记号,然后再读一读,看看李丽是怎样向林园园借绿铅笔的?林园园的态度又是怎样的?
(学生自由读课文,画句子,然后说出所画句子、)①师:(课件出示第一次对话)小朋友们一起读读这段对话。(齐读第一次对话)
你从她们的对话体会到了什么?
预设:(李丽说话时声音很小,她是怕影响了同学们画画。李丽很有礼貌,她借绿铅笔时是用商量的语气跟林园园说的。林园园她不想把绿铅笔借给李丽的。)你是从哪儿体会出来的?
“林园园吞吞吐吐地说:我还没有画完呢。”ppt
“吞吞吐吐”是什么样子?谁能用吞吞吐吐的语气来读一下林园园的话?
她为什么要吞吞吐吐地说?
你们愿意扮演李丽和林园园,来读一读她们的对话吗?
那就同位的两个同学相互合作读吧,看哪个小组的同学读得最好。生练习
②“李丽只好趴在桌子上等?”?(课件出示第二次对话)一起读一读。你们又读懂了什么?
预设:(我知道了李丽没有别的办法可想,只好趴在桌子上等林园园画完了她再借。
李丽是一个很有礼貌的孩子,当林园园画完的时候,她是一种用请求、商量的语气跟林园园借的。)那你试着读读李丽的话。
(同位相互合作分角色朗读,指名读,评价,师生合作读、)③师:(课件出示第三次对话)小朋友们自由读一读,说说你从中又知道了什么?
林园园还是不想把绿铅笔借给李丽。为什么?
(她不放心,怕李丽画的时候用力,又画得太多,所以舍不得借。)你是从哪些词语看出她很不放心,舍不得借的?(“要、、、不要、、、不要、、、不要、、、”)那李丽听了林园园的话,有何表现呢?“连忙”一词说明了什么?李丽很着急,很想早点借到绿铅笔、那你们就带着这样的理解来读一读吧、(指名的两个同学分角色朗读、)
④师:(课件出示第四次对话)让我们一起来看她们的最后一次对话,一起读一读,说说你又从中体会到了什么?林园园嫌李丽画得太多,有点不想借给她了。你是从哪儿体会出来的?
“林园园皱着眉头说:‘还要画小草?’”。
“皱着眉头”是一幅什么样的表情?谁能带着这样的表情来读一读这句话?
那李丽为什么只看了看林园园,没有接她的绿铅笔?你们真会动脑筋,让我们一齐再把这段话读一读。
3、刚才小朋友们读得真有感情,表现也很不错,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、让我们接着往下看,李丽没有接林园园手中的绿铅笔,那她是怎么做的呢?齐读第五自然段
(课件出示图画)看一看,哪个是李丽,哪个是林园园?咦,林园园的脸为什么会红呢?
如果此时此刻你就站在李丽和林园园的身旁,你会对林园园说些什么?
说得多好呀,还有想说的吗?
4、(指着图画)瞧,经同学们这么一说,林园园的脸更红了,我想林园园此时此刻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,相信她今后一定会改正缺点,做一个关心、帮助别人的好同学的。假如在下一次美术课上,又有一个同学又忘了带彩纸,你们想林园园知道了会怎么做?
四、拓展延伸。
1、假如课文还有第六段,你觉得应该怎样写?
五、指导写字
1、师:(出示小黑板)课文学完了,这里还有几个生字宝宝,大家还认识吗?学生认读、组词。
2、学生观察每个字的偏旁、部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,并说一说某个字怎样写才规范、美观。
3、学生描红、临写,把自己认为难写的字多写两遍,教师巡视,进行指导。
4、选出写得好的在全班展示。